岩茶的幾個關於南與北的說法

岩茶的幾個關於南與北的說法

Spread the love

文  陳維峰【策展人、藝評人、岩茶收藏家】

▪南香、北水
關於「南香北水」,中國業內認為有著兩種說法,一種指的是福建烏龍茶的南北之分。閩北烏龍重「水」,水厚見長,以武夷岩茶為代表;閩南烏龍重「香」,香氣見長,如梅似蘭,以鐵觀音為代表。然而並非是說閩北不香、閩南不厚,武夷山說香在「落水香」,最常聽到「香不過肉桂」;閩南說的韻叫做「音韻」(「觀音韻」),當年張天福老先生曾經對音韻有一描述:第一,品種香顯;第二,茶湯裡面也有這種香氣,即味、香結合;第三,品飲後,有回味(即喉韻),餘韻猶存,齒頰流芳。

馬頭岩磊石 (圖 陳維峰翻攝)

針對岩茶和鐵觀音各自涉及的韻,岩茶茶評審查專家陳郁榕女士做了如下說明:觀音韻的音韻,是品種味;武岩的是岩韻,是地域味。兩者是不一樣的。另一種的「南香北水」,這是武夷山本地長久以來對於山場的說法,也有著山南茶香、山北水厚的特點,試舉兩個例子作為參考。首先來看,磊石山場主人知名的葉福新師傅指出,馬頭岩向南的山頭多,所以比較香。其次,岩粉黑表格之首「遠香」的創制人陳志強師傅指出,傳統三大坑當中大坑口峽谷的末端,乃屬於盆栽式茶園,此地半日陽半日陰的光照條件,做出來的肉桂兼具牛欄坑的青草香,慧苑幽幽的果粉香,馬頭霸氣高揚的香氣,這裡堪稱是武夷岩茶「南香北水」的分界線。

武夷岩茶「南香北水」的說法,其涉及「山南山北」的部分,相關文獻可回溯清代董天工的《武夷山志》。董天工是武夷山本地曹墩人,曹墩在九曲溪上游,古稱平川府。董於雍正年「拔貢」。拔貢是清政府沿襲明代制度,選舉貢生的制度。清制乃由各省學臣於通省生員內進行考試,在考取一、二等之生員內遴選文行兼優者拔入太學,送國子監,稱之拔貢。董天工先後在福建、河北、山東、台灣、安徽為官,曾經寫下《台灣見聞錄》四卷,是早期台灣官方文獻之一。然而真正令董天工為後人所記的乃是《武夷山志》。

大坑口(圖 陳維峰翻攝)

董氏《武夷山志》彙集考訂了明代衷仲儒編的《武夷山志》、明代徐表然編撰的《武夷山志略》、清代王梓《武夷山志》、清代王復禮修撰的《武夷九曲志》等書,從而在清乾隆十六年(1751年)編寫達15萬餘字8冊24卷的《武夷山志》。其中,從卷4到卷15介紹了九曲兩岸及山北概況。至於卷19在[物產]一節中,則詳細記載了武夷茶的諸多特點,參見如下:「茶之產不一,崇建延泉隨地皆產,惟武夷為最,他產性寒,此獨性溫也。其品分岩茶、洲茶,附山為岩,沿溪為洲。岩為上品,洲次之。又分山北、山南,山北尤佳,山南又次之。岩山之外,名為外山,清、濁不同矣。採摘以清明後、谷雨前為頭春,立夏後為二春,夏至後為三春。頭春香濃、味厚,二春無香、味薄,三春頗香而味薄。種處宜日、宜風而畏多風,日多則茶不嫩;採時宜晴不宜雨,雨則香味減。各岩著名者:白雲、天游、接筍、金谷洞、玉華、東華等處。採摘烘焙,須得其宜,然後香、味兩絕。第岩茶反不甚細,有小種、花香、清香、工夫、松蘿諸名,烹之有天然真味,其色不紅。崇境東南山谷、平原無不有之。惟崇南曹墩,乃武夷一脈所產,甲於東南。至於蓮子心、白亳、紫亳、雀舌,皆外山洲茶初出嫩芽為之,雖以細為佳,而味實淺薄。若夫宋樹,尤為稀有。又有名三味茶,別是一種,能解醒、消脹,岩山、外山各皆有之,然亦不多也。」

茶會一隅(圖 陳維峰攝)

▪溪南、溪北
九曲溪在獅子峰腳下匯入崇陽溪,將武夷山景區劃分為「溪南」和「溪北」。溪南以是峰為首,溪北對望的是鼎鼎大名的大王峰(天柱峰、魏王峰),形成一曲溪北大王峰,一曲溪南獅子峰。溪北的丹霞地貌相對密集,溪南地勢則平緩。

▪南片、北片
武夷山乃聞名遐邇的茶山,獨一無二的自然與人文環境,孕育出了兩大茶系:一是紅茶的鼻祖正山小種;一是以大紅袍為代表的武夷岩茶。武夷山「北片」乃指以桐木關為核心的自然保護區,正山小種就生長在那裡。「南片」是風景名勝區,面積約 72平方公里,武夷岩茶大紅袍就生長於此,南片北片相距 40 多公里。南片的地貌景觀獨特,形成了峰、岩、裂隙峽谷,成為武夷岩茶的唯一原產地。

其他人也讀了陳維峰 系列文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