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部最大聲/黃蘭君
關心新住民生活議題,高雄市議員黃秋媖針對身扛照顧與經濟壓力的新住民單親家長,因為在台缺乏人際網絡、語言不通、不熟悉相關法令,易陷入弱勢處境。尤其現行社會救助多限定成年國民申請,被制度性排除;為此黃秋媖特別邀請相關單位以及學者專家召開「無法取得歸化國籍新住民權益與福利」公聽會希望爭取權益。
圖/黃蘭君 翻攝
黃秋媖根據資料指出,截止112年4月,新住民配偶人數已突破58萬人,其中取得戶籍者約占一半,但仍有有約29萬未設籍的新住民權益與福利無法等同設籍者,形成社會安全的破口,黃秋媖認為新住民長期居住本地無法歸化國籍,法律應適度修改給於人權與生存權的保障。況且新住民因離婚或喪偶成為單親家長案例多,在經濟上有極高比例需要協助,而生活在台灣時間越長,對救助需求越高。
黃秋媖表示她的服處就是「新住民關懷據點」,在受理選民陳情案,經常遇到單親新住民個案,家中子女未成年陷困需要救助,卻因新住民尚未歸化取得國籍,無法擔任申請人,導致申請被拒。儘管相關法條中提及情況特殊可經地方主管機關同意,但新住民卻經常因為第一線公務員不了解法條內涵而被排除在外,她要求未修法前,市府能以函釋或案例分享等行政作為協助,讓需要幫助的人都能得到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