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記者爆料網/南投報導】今年6月以來天氣酷熱,台灣各地氣溫普遍約為33至35度,體感溫度甚至高達40度,民眾明顯感受到熱浪來襲。
南投一名66歲張先生在,日前中午時段從集集騎機車至南投市(約18公里路程),由於烈日曝曬,疑似天氣炎熱加上長時間騎車,致半路昏厥自撞路旁車輛,張先生倒地並失去意識,民眾發現後撥打119求援,由救護車協助送往南投醫院就醫。
南投醫院急診醫學科副主任黃重文表示,張先生除了車禍導致的身體多處部位撕裂傷外,來院時體溫逼近攝氏41度,心跳快、意識混亂,血液檢查指數血中尿氮增加、鉀離子偏低、肌酸磷化脢(CPK)上升,診斷為熱中暑。
住院期間給予輸液治療,並安排住進加護病房,經積極降溫,嚴密監控心律及呼吸狀況,調整電解質,所幸即時處置得宜,症狀才獲得緩解,現已症狀改善出院返家。
副主任黃重文表示,台灣夏季高溫以及高濕度的氣候,張先生長時間在大太陽下騎車,安全帽散熱不易,如果又沒有補充適當的水分和鹽分,會產生身體機能失常,便可能發生熱傷害。包含發燒、心跳加快、頭暈、頭痛、疲倦、噁心、嘔吐、無力、暈厥等為熱傷害的症狀。
而依症狀程度大致分為熱痙攣、熱衰竭及中暑,傷害嚴重的話恐導致器官損壞、急性腎衰竭甚至危及生命,若出現熱傷害的症狀時,應在陰涼處休息讓身體降溫,補充水分以及鹽分。如果在休息後症狀仍未緩解,應就醫由專業醫師協助診療。
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提醒,夏天外出工作或活動時,應避開中午最熱時段。而老年人、慢性病如糖尿病、心臟病患者等高危險群,平時盡量穿著輕便、易於散熱的衣物,應適時的補充水分以及鹽分,並且適當的休息,預防熱衰竭甚至中暑的狀況發生。
首稿時間|2023/06/30 18:36
更新時間|2023/06/30 18: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