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得深紅待客來(上)— 回顧陶、錫罐之貯茶

藏得深紅待客來(上)— 回顧陶、錫罐之貯茶

Spread the love

【陳維峰/ 策展人、藝評人、岩茶收藏家】

唐代陸羽在《茶經.六之飲》中說:「茶有九難,一曰造,二曰別,三曰器,四曰火,五曰水,六曰炙,七曰末,八曰煮,九曰飲。」意思是說,從採摘到品飲的九道過程,要做好都不容易。至於後代茶書中也相當重視的「貯」(陳茶、藏茶)並沒有專列一章,只有在《四之器》論及茶器時,略略談及了茶的儲藏:「紙囊,以剡藤紙白厚者夾縫之,以貯所炙茶,使不泄其香也。」 「羅末,以合蓋貯之,以則置合中。用巨竹剖而屈之,以紗絹衣之。其合以竹節爲之,或屈杉以漆之,高三寸,蓋一寸,底二寸,口徑四寸。」羅是篩(子),乃剖開竹子彎曲成圓形,中間繃一層細紗或絹作成。合(盒)的材質有竹、木(上漆)。大體上,是把茶(末)放在厚白色剡藤紙縫製的囊袋,得存於竹盒、木盒中。
除此之外,唐人儲茶也用陶瓷。唐代韓琬在《御史台記》寫道:「…茶必市蜀之佳者,貯於陶器,以防暑濕。」(《唐語林.卷八》)所用陶瓷也稱為「茶罌」(罌ㄧㄥ),其形為鼓腹平底,瓶頸為長方形、平口。一般用來裝散茶或末茶。書中另提及儲茶場所一例,白姓刺史訪江南驛官房舍之際,見有:「一室曰茶庫也,諸茗畢貯,(其外)複有神,問:何也?曰:陸鴻漸。」(唐語林.卷八),門上畫像的「陸鴻漸」即陸羽也。
唐代畫家閻立本(約601-673年)的《蕭翼賺蘭亭圖》,今存兩卷摹本,一卷藏于中國遼寧博物館,另一卷藏於臺灣故宮博物院。畫面左下角,有一老僕蹲在「風爐」旁,爐上置一「茶鍋」(古稱茶鍑),鍋中水似已煮沸,「茶末」正剛剛放入,僕人手持「茶夾子」欲攪動「茶湯」,一旁有一童子彎腰,手持有托「茶碗」,小心翼翼地準備分茶,矮几上,放置著其他「茶碗」、「茶罐」等用具。這幅畫適度呈現了唐代烹茶、飲茶藏茶所用的茶器茶具,以及烹茶方法和過程,以資參考。
宋人更加重視儲茶。蔡襄《茶錄》記載:「故收藏之家,以箬葉封裹入瓿中,兩三日一次,用火常如人體溫。茶不入焙者,宜密封裹,以箬籠盛之置高處,不近濕氣。」箬(ㄖㄨㄛˋ)葉乃竹葉。所用的瓿(ㄆㄡˇ),其形式乃圓口、深腹。換言之,貯藏方式將茶放到茶瓿中復烘後,用箬籠收藏,放置高處。趙希鵠把細節說得更多,在《調燮類編》中談到:「藏茶之法,十斤一瓶,每年燒稻草灰入大桶,茶瓶坐桶中,以灰四面填桶瓶上,覆灰築實。每用,撥灰開瓶,取茶些少,仍覆上灰,再無蒸灰。」大體上,是使稻草灰起到了去濕防潮的作用。歐陽修《歸田錄》:「茶之品,莫貴于龍鳳,謂之團茶,凡八餅重一斤。」唐人吃的是餅茶,宋人飲的是團茶。據宋代熊蕃撰著的《宣和北苑貢茶錄》記載:開寶(宋太祖年號)末年,南唐降伏,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(977年),特備龍鳳之模,派遣使臣,命在北苑製造團茶,使與民間茶有區別,龍鳳茶盞於此時所開始也。切莫忘了當時的茶類仍然是綠茶。參見南宋宮廷畫家劉松年(約1155-1218年)《攆茶圖》。
唐代畫家 閻立本(約601~673),《蕭翼賺蘭亭圖》,南宋摹本,台北故宮博物院藏。
至明代,隨著團餅茶漸漸退出歷史舞台,散茶日益成為主流。轉變的不僅僅是飲茶方式,還有藏茶的方法與器具。在《群芳譜》中,王象晉把茶的保鮮和貯藏歸納成三句話:「喜溫燥而惡冷濕,喜清涼而惡蒸鬱,宜清獨而忌香臭」。換句話說,就是乾燥、陰涼和避開異味。在《茶箋》中,屠隆更加深入地清楚寫道整個過程:「茶宜箬葉而畏香藥,喜溫燥而忌冷濕。故收藏之家,先於清明時收買箬葉,揀其最青者,預焙極燥,以竹絲編之,每四片編為一塊聽用。又買宜興新堅大罌,可容茶十斤以上者,洗淨焙乾聽用。山中焙茶回,復焙一番。去其茶子、老葉枯焦者及梗屑。以大盆埋伏生炭,覆以灶中,敲細赤火,既不生煙,又不易過。置茶焙下焙之,約以二斤作一焙。別用炭火入大爐內,將罌懸架其上,至燥極而止。以編箬襯於罌底,茶燥者,扇冷方先入罌。茶之燥,以拈起即成末為驗。隨焙隨入,既滿,又以箬葉覆於罌上,每茶一斤,約用箬葉二兩。口用尺八紙焙燥封固,約六七層,壓以方厚白木板一塊,亦取焙燥者。然後於向明淨室高閣之。用時以新燥宜興小瓶取出,約可受四五兩,隨即包整。夏至後三日再焙一次,秋分後三日又焙一次,一陽後三日又焙之,連山中共五焙,直至交新,色味如一。應中用淺,更以燥箬葉貯之,則久而不(沾濕)又法:以中壇盛茶,十斤一瓶。每瓶燒稻草灰入於大桶,將茶瓶坐桶中,以灰四面填桶,瓶上以灰築實。每用拔開瓶,取茶些少,仍復覆灰,再無蒸壞。次年換灰。又法:空樓中懸架,將茶瓶口朝下放,不蒸。緣蒸氣自天而下也。」又如:
張德謙《茶經》:「瓶或杭州或宜興所出,寬大而厚實者,貯芽茶,乃久久如新而不減香氣。」
高元濬《茶乘》:「藏茶莫美於沙瓶,若用饒器,恐易生潤。」
許次紓《茶疏》:「收藏宜用瓷翁,大容一二十斤,四圍厚箬。」
可見,宜興紫砂茶瓶及瓷瓶作為一種貯茶器,在明人茶生活中得到廣泛使用。這一時代也開始使用錫瓶來貯茶。張源《茶録》(約在1595年前後)將茶道總結為所謂:「藏茶欲燥,烹茶欲潔」、「造時精,藏時燥,泡時潔。精、燥、潔,茶道盡矣。」「精、燥、潔」即指製茶、貯茶、泡茶等技術。「燥」如是說貯茶時的特質。他指出「貯以錫瓶,再加厚箬,於竹籠上下周圍緊護,即收貯。」儲以錫瓶,用於保持「(乾)燥」與防「潮」,同書中還有幾處對錫的應用,相關儲茶重點一併列出如下:
藏茶
造茶始干,先盛舊盒中,外以紙封口。過三日,俟其性復,復以微火焙極干,待冷貯壇中。輕輕築實,以箬襯緊。將花筍箬及紙數重封扎壇口,上以火煨磚冷定壓之,置茶育中。切勿臨風近火。臨風易冷,近火先黃。
茶具
桑苧翁煮茶用銀瓢,謂過於奢侈。後用瓷器,又不能持久。卒歸於銀。愚意銀者宜貯朱樓華屋,若山齋茅舍,惟用錫瓢,亦無損於香、色、味也。但銅鐵忌之。
宋代熊蕃《宣和北苑貢茶錄》小鳳、大鳳 團茶銀模(繪圖)
分茶
盒以錫為之。從大壇中分用,用盡再取。
張源指出的錫瓢、錫盒之外,還見於其他人提及錫在茶事上的應用。
程用賓《茶錄》(1604年):「盒,以錫為之,徑三寸,高四寸,以貯茶時用也。」
馮可賓《岕茶箋。論藏茶》(1642年):「近有以夾口錫器貯茶者,更燥更密。蓋磁壇猶有微罅透風,不如錫者堅固也。」
錫的質地利於密封,濕氣不易侵入,只要貯存的茶原本是乾燥的,那麼,不但茶不會返潮,而且還能隔斷光線照射,使茶不易變色,有利於茶質滋味的保持。明代開始興起,更見於清代。(待續)
(註)文長分為上篇、下篇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